為什麼 YouTube / Facebook / TikTok 都在推創作者訂閱制?

TingCC
9 min readOct 16, 2022

--

tldr: 因為平台調整內容分發的邏輯所以需要給創作者經營自有流量的工具
Photo by Jennie Razumnaya on Unsplash

Q. 創作者訂閱制是什麼?

訂閱制就是用戶向服務提供方購買一定期間內的服務,對應買斷制這種一次性購買,終生使用的概念。最常見的就是 Netflix 以及 Spotify 這兩個串流服務,我們按時付錢給這兩平台,這樣我們每個月就可以隨意地看/聽這兩個平台上的內容。但本文想討論的是內容創作者的訂閱制,服務對價在內容創作者和用戶之間,不涉及用戶與平台間的訂閱服務 (e.g. Netflix, YouTube Premium, Amazon Prime)。

比較常見的創作者訂閱制就像令人懷念的科技導讀、在 Twitch 訂閱某實況主又或是加入老高的五歲抬頭團等等,而平台 (如 YouTube / Twitch) 只是一個中間人,並非主要的內容提供者。

懷念的科技導讀官網
五歲抬頭團會員說明

Q. 為什麼大平台要推訂閱?

站在大平台視角,要不要加入競爭可能是從市場規模有多大、我能吃下多少又或是內容供給是不是真的需要這個功能來討論。

一、市場規模足夠大,成長規模快速

單從以下幾家公司的收入來看,從 2018 年起,創作者的訂閱經濟規模就超過 1B,到 2021 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收入有爆炸式的成長,用戶在創作者經濟上的消費已經超過 10B*,成長絕對快速,就算是以 YouTube 這種規模的平台,跨入創作者訂閱制也絕對能帶動總體收入成長。

source: 各種市調網*站預估

註1: Patreon 和 OnlyFans 的收入定義都是平台收到的錢,而非用戶花的錢,根據市調網站估算,用戶花的錢大概是公司收入的 5–10x

註2: 收入數據來源 — YouTube / Twitch / OnlyFans / Patreon

二、創作者是否需要?

從一千個鐵粉就能養活創作者的理論來看,平台的創作者都需要一個能從粉絲直接變現的管道。以 YouTube 為例,YouTuber 最主流的變現方式是從影片廣告獲得分潤,但從各方 YouTuber 的反應來看,創作者會對廣告分潤有較多顧慮,因為廣告分潤需要創作者有高頻的產出去獲得流量,且 ecpm 也會受整體廣告市場變動而有變動,更別說之前因為審核標準變嚴格後的大規模影片黃標事件,使得該影片無法獲得廣告收入。

對中小型創作者來說,他們會希望有一個相對穩定和可預期的收入來源,且這個收入不會太受平台的推薦或審核機制又或是外部市場環境而有太多影響,這時候訂閱制就是一個好的選項,讓創作者有一個很方便能從觀眾手中獲得支持的變現工具。

三、這些平台能從這市場分杯羹嗎?

絕對可以,不管是 Patreon、OnlyFans 又或是台灣常見的知識付費平台 PressPlay 等,本質都是訂閱服務的軍火商,他幫創作者解決金流、付費牆、社群經營以及物流等創作者在經營訂閱服務所遇到的各種需求,但他們沒有辦法幫創作者解決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 帶來流量,他們沒有辦法把一個小創作者從小變大,幫大創作者帶來更多鐵粉。

而 YouTube, Facebook, Instagram 和 TikTok 則是當前掌握最多流量的大平台,他們能幫素人在上面從零開始經營自己的內容,讓他們透過推薦系統有效率的漲粉,因為創作者在這些平台出發,透過平台去變現是最直接也最合規的方式,避免各種在社群中貼外站連結而降低觸及的可能性。對粉絲來說這也是摩擦成本最低的付費方式,因為我不用去站外就能支持我喜歡的創作者而且我也能在這個平台上獲得一些平台特殊的權益,來彰顯我自己。 (e.g. YouTube 和 Twitch 的專屬徽章和特製表情等)

Patreon 的服務和價格

Q. 市場這麼好,為什麼大平台這麼晚推訂閱?

創作者訂閱制不是新東西,訂閱服務軍火商 Patreon 在 2013 年成立,知名的遊戲直播平台 Twitch 也在 2013 左右就開始靠訂閱來變現了,但大平台們卻又隔了好幾年,才陸續推出自家的創作者訂閱服務, YouTube 2018 推出頻道會員*、Facebook 2020 推出訂閱、Twitter 2021 推出 Super follow,Tiktok 以及 Instgram 都是在 2022 年才推出自家的創作者訂閱服務。在這些大平台中,最早推出訂閱的 YouTube 也是等到 2018,而其他大平台甚至又落後 2–4 年,在疫情過程中陸續推出訂閱。

每個平台落後的時間可能都不大相通,包含整個平台提高對創作者經濟的重視程度發生改變、流量的分發策略出現變化又或是在疫情後終於看到這個市場規模有多大了。

一、平台提高對創作者經濟的重視程度,逐步發展中

Facebook 和 Instagram 都是從熟人社交出發,比較晚才開始重視創作者經濟,這可以從他們比較慢才給到創作者變現工具以及變現工具的效率較低*來側面印證,因為對整體創作者經濟相關功能的重視較低,故整個創作者的變現工具的優先級也較低,當然也包含訂閱制。

TikTok 的產品上線時間較短,功能發展是慢於 YouTube 的,目前給創作者變現的工具也還比較早期,包含電商、廣告分潤以及直播訂閱等等,故進度較慢也是符合預期,而 Twitter 貌似整個創作者變現的機制都很差,就不說了(不是)。

註:YouTube 上的訂閱類似 Facebook 點讚,不用付費

註2:蔡阿嘎之前的影片提到 Facebook 的分潤是低於 YouTube 的

二、平台改變內容分發的邏輯,需要新的鐵粉指標

從 Joeman 之前的網紅觀察影片以及一堆 YouTuber 都會在片尾鼓勵你打開小鈴鐺的說法可以發現,YouTuber 是沒有辦法把自己新創作出的內容推給全部追蹤者的,當追蹤者越多,創作者對追蹤者的整體觸及率就會下降。這是平台的流量策略所導致的,因為平台需要分出固定的流量給到新創作者確保整體的內容創作是可持續,避免新創作者沒有出頭空間也讓頭部創作者需要持續產出更優質的內容吸引更多新觀眾。

因為大家在內容平台上消耗時間的逐漸飽和,創作者的供給卻持續湧入下,影片低觸及率的現象會讓創作者的平均影片觀看下降,進而導致廣告分潤下降,故平台方需要提供一個新的變現工具來解決這個流量和收入焦慮。平台也可以把加入會員作這個行為當作推薦分發的信號,在低觸及的限制下,讓內容能更精準地觸及給主播的真鐵粉。

對 Facebook 來說因為要和 TikTok 競爭內容時長,他們嘗試增加純推薦系統的分發比例,降低用戶看到本來關注內容的佔比,並增加短影片分發等策略,儘管這些策略可能會帶來總體用停留時長上升,但這些策略也同樣都會侵蝕既有創作者的利益,畢竟大平台的最大優勢是流量,如果流量都消失了,創作者流失的動機和不滿就會上升,此時提供創作者訂閱制,也能讓他們能和鐵粉有更穩固的關係,進而反補推薦系統,降低損害。

Q. 大平台推訂閱制後,Patreon 還有機會嗎?

在非專業創作者或是純粹賣粉絲情懷的中小創作者來說,應該會有比較大比例被這些大平台所拿下來,因為對這些創作者來說,他們提供不了太特殊的內容或是專業服務,這時候平台提供的訂閱功能特權,如 YouTube 的會員徽章和表情,能很有效的幫助這些創作者提供服務。

但對專業或是特殊內容的創作者來說,Patreon 或是其他軍火服務提供商永遠都會是一個甚至更好的選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較低,且多半能願意提供較多客製化以及更小眾的服務。從 Twitch 最近調整分潤比例的政策來看,大平台給創作者 70% 的分潤可能會導致平台在這個業務中是無法獲利的。但作為對比,OnlyFans 的分潤是 80%,Patreon 的分潤是 95–88%,都是遠高於 Twitch 新政策的 50% 或是 YouTube 的 70%,所以只要創作者不需要依賴大平台的流量,比如內容足夠硬 (e.g. 科技導讀自建網站和金流服務) 或是內容足夠特殊 (e.g. 18+ 成人內容) 下,創作者對於流量的焦慮是小的,那自然不用給這些流量平台這麼高的分成,犧牲自己的獲利空間。

結論

整體來說,除 YouTube 外的大平台所提供的創作者訂閱制都還在很早期,各種 MVP 階段的味道。比如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我連想訂閱都不知道我能去訂閱誰,TikTok 訂閱甚至只存在於直播的場景下,都無法和平台內較主流的短影片打通。

儘管相關數據 YouTube 都沒有揭露,但老高在之前的直播中,提到了會員收入讓自己非常滿意,且我有追蹤的大多數台灣 YouTuber 也都開啟會員頻道,提供了各種會員權益,甚至成人向內容的 YouTuber 中止通也能靠會員收入來變現,相信會員收入在未來一定能成為創作者一個穩定且可預期的收入來源,讓他們能從順利過渡到成為專業的內容創作者,進而創作出更優質的內容。

不知道有沒有可能看到 YouTube 和 OnlyFans 競爭的一天呢? 越寫越像幫 YouTube 會員打廣告了。

以 AV 女優為主要內容的會員頻道介紹
市議員呱吉的會員介紹
沒想到自從上一篇"為什麼繼續寫?"發出之後,我就荒廢了一年半沒有產出任何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也在草稿夾躺了許久,終於寫完發出了,爭取堅持就是勝利,期待各種反饋。沒想到自從上一篇”為什麼繼續寫?”發出之後,我就荒廢了一年半沒有產出任何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也在草稿夾躺了許久,終於寫完發出了,爭取堅持就是勝利感謝你的閱讀,如有問題,歡迎也期待各種指教 :)

--

--

TingCC

待過北京,現居上海。從遊戲轉到內容平台,從分析師轉到營運。歡迎各種回饋,真心想被電。 之後會逐漸把重心移往 Substack,也歡迎大家訂閱 https://tingcc.substack.com/